{{ $t('FEZ002') }}中學部|
淺談創業與投資
第14屆學術人才養成計畫——財經專題,於12月9日早上再度邀請到本校高中第三屆校友,大清華集團董事長成群傑學長返來和同學們分享,講座主題為「淺談創業與投資」,去年首度返來時已經吸引近150位同學到場聆聽,今年更是吸引達200位同學分別於視聽室及圖書館同步參與;學長大學是讀化工系,畢業後到台塑工作,之後又與朋友一起開了證券公司,近30年的投資經歷,學長笑說自己走過的路十分曲折,但也因為如此,才有機會返來和學弟妹們經驗分享。以下是高一同學的講座報導:
高一愛/林昱賢 報導
本次演講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創業與投資異同及範疇」、「創業投資介紹」、「創業故事-Airbnb & 汪喵星球」,學長提到創業與投資都需要了解外在市場及公司優劣勢,最重要的是目標、策略必須明確,執行必須要徹底,必須要知道自己能玩多大,不能局勢稍微下降,就馬上放棄;接著談及「投資」與「創業」的不同,多數人經過歷練可以成為不錯的投資家,但能成為創業家的只有少數人,創業需要團隊、資金、技術,而且不能中途放棄,要創業成功真的比投資難很多。
學長也介紹了創業家的特質,讓我們自己檢查自己是否符合,執行力強能解決問題,最厲害的是:能用沒有人使用過的方法來完美解決問題,也就是有創意創新的能力,最後還要學習自我反省,讓自己越來越好,有熱情、邏輯能力、能說服他人、領導力、抗壓力……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接下來是關於人生的投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小培養好的涵養:誠信、尊重、負責、仁慈、勇氣,這是未來在職場上重要的精神;學長也進一步介紹有形資產的投資,如常聽見的房地產、股權;最後提及投資必須具備的涵養,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經濟狀況,到底適合哪一類投資和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必須經過縝密的思考後才能下手,同時還要能堅持自己的目標,不輕易搖擺,這些都是學長經過長年的經歷所獲得的心得,藉此講座分享,期許能對大家在未來投資有所幫助。
講完投資與創業的異同後,學長介紹了什麼是創投?創投的投資對象就是創業家,投資創業家的風險特別高,但賺回十幾倍也是有可能的事,創投公司在找到有淺力的新公司後,還要教這些投資家如何行銷、財務管理的能力,必須撐過初創期,也就是產品研發的那段時間,投資者才會獲利,所以在這其中會有「加速器」,來提供新公司技術上的支援,簡單介紹如何運作後,老師介紹創投公司在臺灣的歷史,在1983年有20%的投資抵減,導致當時創投非常繁華,但到了2000年取消此政策後,創投公司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現在依舊沒有好轉,我覺得真的很可惜。
學長談及未來的趨勢,在科技十分發達下,有「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會有許多新的產品,像特斯拉的電動車,還有今年很火的「元宇宙」,以及醫療的達文西手臂,未來也會有智慧城市、智慧工廠,這些都是未來可以注意的議題。
最後提到了哪些創業者是值得投資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問題外,個人重於公司的人、花錢如流水、問問題三天後才回答的人,都是絕對不能投資的,只要人對了,就一定能有好的成果,學長也講了許多投資的專有名詞,像是本夢比、市值營收比、本益比……等,不過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詳細介紹,讓人扼腕。
講座的尾聲,學長以兩家成功的公司為例來佐證前面所提到的各點:Airbnb和汪喵星球。我覺得他們的共通點是都喜歡思考並試著解決問題,面對困境也能迅速應對,這都是成功人士必備的能力,也是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培養的技能。
這場學術人才講座讓我學到許多創業與投資的知識,也知道成功人士的特質,讓我們了解自己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讓我們未來能在社會上發光發熱。
{{ $t('FEZ013') }}
{{ $t('FEZ003') }}2021-12-13
{{ $t('FEZ004') }}2021-12-17|
{{ $t('FEZ005')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