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ladmin
2012.08.28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為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自1997年起籌劃,此跨國評量計劃從終身學習的面向來看待教育的真諦;包含正式與非正式的環境,諸如正規課程,課外社團,家庭環境,學校氣氛等。 本計劃重點在評估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十五歲學生,對於未來生活可能面對的問題情境,準備的程度以及他們習得多少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之所以選擇十五歲學生,是因為多數OECD國家這個年齡的學生正處於義務教育完備的階段,此時的評量可以獲得教育在技能及態度方面累積近十年的成果。 所謂的知識技能包括;溝通、適應性、學習策略、彈性、時間管理、自我信念、問題解決、資訊技巧等。發展這些跨課程的技能需要一個廣泛跨課程的評量。PISA的調查,以教育品質和均等指標作為跨國比較的主軸。各國報告中,也多以學生社會經濟背景及性別差異作為分析教育表現差異是否涉及機會均等議題的主要變項。 PISA評量內容涵蓋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的素養程度。革新的素養概念結合終身學習的理念,以成人生活所需的重要知能為主軸,藉由三年一次的國際評量,提供給各國教育體系有關的省思以及國際間不同教育系統效能評量與監督的參酌。
引用自< 臺灣 PISA國家研究中心 ,2010> |
{{ $t('FEZ003') }}2012-08-28
{{ $t('FEZ005')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