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輔導室|
112年9月16日(六)為本校112學年第一學期學校日,輔導室很榮幸邀請到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講師鍾美慧老師蒞校,為全校親師分享如何陪伴我們中學階段的孩子們飛越青春期階段的青春風暴,親子間可以如何溫暖有效的談心對話。
鍾老師強調對青春期孩子而言,陪伴的重要性。孩子最能感受愛的方式是陪伴,而陪伴最好的方式是談心。談心對話有助於家人之間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增加家人們對彼此的了解,有助於創造更加親密的親子關係。只是青少年階段遭遇大腦生理變化的風暴期,該如何與親少年談心對話呢?
第一、了解青少年孩子的身心特徵
青少年的邊緣系統發展的很成熟,所以他的情緒反射是非常快的,這是杏仁核反應,是用情緒來判斷他該怎麼回應。而成人有一個成熟的前額葉腦,但很遺憾的是這個邏輯腦理性腦大約25歲才發展成熟!下視丘的發展也代表著生理上第二性徵的出現,這個對青春期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充滿矛盾、遭遇身分認同危機、無法避免自我中心、情緒容易衝動,十分需要大人們的理解與肯定,需要大人的信任與尊重,去慢慢累積經驗,學習更合適的待人處事方法。
第二、滿足青少年孩子的需求
談心對話有「一不四要」原則。「一不」就是不使用溝通絆腳石,包含批評、否定、責備、恐嚇、說教、命令、嘲笑、輕蔑等等。
「四要」則是:
一、父母與孩子平等,所以要互相尊重。
二、要先談心情,再談事情。
三、聽比說重要、問比答重要。
四、要快快聽、慢慢說、慢慢地動怒。
在阿德勒的親子教養裡,非常看重平等跟尊重,這是教養裡面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他感覺被尊重,於是他會用被你尊重的那種格局來跟你互動。在跟孩子有機會打開對話的門的時候,嘴巴要先關起來,要用你的耳多去聽,「聽」這個字就是一個很大的耳朵,十隻眼睛跟一顆心整個都要放進來,如果你很厲害,就可以聽出孩子想表達的事實、感受、想法。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都有價值,都在分享及表達孩子內在的想法、感受與需求,情緒能傳達孩子最深層的需要,不容忽略。
孩子也很需要大人問一個具體開放的好問題,例如今天學校有甚麼好玩的事嗎?這場比賽沒有贏心情還好嗎?最後需要大人有適切的回應,家長們可以把剛剛聽見孩子說的事件及情緒反應給孩子核對自己是否接收正確,了解孩子說的事是不是這個意思,大人必須先淡定自己的情緒,不要隨著孩子起舞,避免誤解或扭曲了孩子說的話,導致未來他就閉上嘴巴不願意再說了。
深深祝福每對親子間都可以溫暖有效的談心對話,讓我們大人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也一起學習成長吧!
(詳細演講內容刊登於112年11月出版之678期再興月刊“心靈饗宴”專欄)
{{ $t('FEZ003') }}2023-09-16
{{ $t('FEZ004') }}2024-10-16|
{{ $t('FEZ005')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