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設備組|
腦疾病的精準醫學發展與趨勢
高一愛班 王晨瑄、黃楷媃 報導
五月二十二日,學校邀請台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莊健盈教授首度蒞校進行腦疾病的精準醫學發展與趨勢的專題講座。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與對談中,同學們不僅初步了解神經相關疾病的知識,更學習到現今醫學界對於複雜腦疾病的治療方案及未來展望。
莊教授首先介紹臺北醫學大學在神經醫學領域研究的組織架構、現況與特色研究成果。北醫的神經醫學領域研究團隊以兩大主軸為核心,分別是認知疾病和新穎治療策略。認知疾病方面深入研究腦傷、腦震盪、失智、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及腦癌等疾病,力求探索其成因和治療方法。新穎治療策略方面則致力於開發新藥物、應用血小板、奈米工程療法、研究顱電刺激及神經復健等方法,為神經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莊教授的實驗室有兩個主要的研究主題 : 認知疾病和新穎治療策略,這也是現今在神經醫學界最受學者關注的主題。透過不斷取得專利和進行臨床試驗,包含我們常聽說的腦電刺激也是他們的研究項目之一,並將研究成果進一步轉化為實際的醫療策略並廣泛應用,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莊教授提到,他們的未來發展目標是加強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結合,通過跨領域合作和研究成果的應用,整合神經影像、大腦與意識、奈米生醫工程、神經復甦等領域的知識,進而提高神經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水平,為神經科學研究貢獻更多的力量。現今醫學界對於神經科學研究與探索涉及多個重要領域,除了認知疾病和新穎治療策略之外,還包括了一系列新興研究領域,基因定序和光遺傳學是引人注目的兩個方向。
基因定序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研究領域,莊教授先介紹PCR等技術,讓同學們有初步的了解,也利用問答的方式,讓同學們得知人體擁有約23000個基因。人體基因計畫(HGP)則是基因定序領域的重要里程碑,能夠解碼人類基因組的所有DNA序列,並識別出其中的所有基因。基因定序的發展歷史見證了人類基因研究的巨大進步,它為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興研究領域是光遺傳學。光遺傳學利用光學技術及光敏蛋白質來控制和研究生物體內的遺傳現象,這項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研究神經元的活動和神經回路的功能連結,也可以用於治療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癲癇等,通過將光敏蛋白質導入受損的神經元中,可以通過光刺激來恢復或調節這些神經元的活動,以達到治療的效果。這項技術為神經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活動相片請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9A0T80rtzAojyzxzmu2oJz6pzjYVWQ8R?usp=sharing
{{ $t('FEZ003') }}2024-06-07
{{ $t('FEZ004') }}2024-06-26|
{{ $t('FEZ005')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