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設備組|
超分子刺激響應材料簡介
高三愛班 楊皓中報導
5月14日下午,本校特別邀請了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的孫世勝教授擔任專題講座的主講人,主題為「超分子刺激響應材料簡介」。孫教授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親切的講述方式,為與會同學揭開超分子化學世界的神秘面紗,並帶來前沿研究的精彩分享。
講座一開始,孫教授以簡短的自我介紹揭開序幕,隨即轉入對中央研究院的介紹。他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帶領同學們認識中研院這個國家最高等級的學術研究機構,並分享了該院的熱門打卡景點與年度開放活動「OPEN HOUSE」的豐富內容。透過這樣的引介,不僅讓我們對中研院有了初步認識,也激發了大家對科學研究環境的好奇與憧憬。隨後,孫教授簡要介紹了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的創立歷程與研究發展方向,讓同學們對該所的學術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進入專業內容後,孫教授以日常可見的應用出發,介紹了「刺激響應材料」的概念。他指出,當某些特定分子受到不同刺激條件(如光、熱、pH值等)時,可能會產生如螢光變化等顯著的物理性質改變,這些變化不僅具有觀賞上的趣味性,更在感測器、生醫材料、智慧藥物釋放等領域中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
在講解核心理論時,孫教授進一步引入「主客化學」(Host-Guest Chemistry)的概念,並將之作為理解超分子化學的重要基礎。他指出,與傳統化學聚焦於原子與分子內部的共價鍵不同,超分子化學研究的是分子之間藉由非共價鍵(如氫鍵、π-π作用、靜電力等)所形成的複合體,其結構可逆、組裝靈活,因而在材料科學與分子機械領域具有重大突破性。講座中,孫教授特別提到了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馬達、分子電梯與分子跑車等創新裝置,這些都是超分子化學發展的里程碑。他強調,這雖然僅是分子尺度,卻有無限的應用潛能。
在講座的尾聲,孫教授延伸探討了氫鍵這一種分子間相互作用。他從熱力學與動力學角度,分析氫鍵的強度與作用距離,並說明其在分子自組裝與材料設計中的關鍵性角色。他指出,理解這些基本作用力的性質,不僅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也為未來智慧材料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整場講座內容豐富而不艱澀,從宏觀的研究單位介紹到微觀的分子作用分析,孫教授條理分明地引導聽眾一步步進入超分子化學的核心領域,也讓我們領悟研究科學其實就是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相片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qO_9OqqFwPw8Ztfv4FYA5LwPf9PWlaqi?usp=sharing
{{ $t('FEZ003') }}2025-05-23
{{ $t('FEZ004') }}2025-05-23|
{{ $t('FEZ005') }}120|